毁两个朝代,一生两次登基为帝,却被腌制成&
耶律德光生于契丹贵族家庭,其父为耶律阿保机,母为述律平。儿时陪同父亲征战,掌握骑射与部族治理技巧。他年轻之时就被委以重任,参与对渤海、回鹘、吐谷浑等周边政权的军事行动。
耶律德光生于契丹贵族家庭,其父为耶律阿保机,母为述律平。儿时陪同父亲征战,掌握骑射与部族治理技巧。他年轻之时就被委以重任,参与对渤海、回鹘、吐谷浑等周边政权的军事行动。
大家都知道,宋太宗赵光义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,先后发动过两次北伐,第一次发生了著名的高粱河之战,他被契丹人射中大腿,找了一辆驴车后向南撤退;第二次雍熙北伐,也因为作战失利草草收场。因此在很多人的眼里,没能收回燕云十六州是因为宋朝,或者说因为赵光义“又菜又爱玩”
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,是指907年后梁建立起至979年宋朝建立的这段大分裂时期,时间长达72年。所谓的五代,是指中原地区出现了五次政权更替,分别是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。差不多同时,在南方地区,先后出现了藩镇割据,为前蜀、后蜀、吴、南唐、吴越、闽、楚、南
在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,中原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乱。藩镇割据,政权更迭频繁,战火纷飞,百姓苦不堪言。后梁、后唐等政权如走马灯般交替,而就在这样动荡的局势下,后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。
白团卫村之战胜利之后,按理说后晋这边应该乘胜追击,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,皇帝石重贵却沟通联络契丹,准备和契丹人求和。
这一天,适逢唐废帝李从珂过生日。李从珂便在洛阳皇宫里,置办了一场盛大的家宴。身为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的夫人永宁公主,是李从珂的姐姐。皇弟过生日,当姐姐的大老远从太原赶回洛阳给这位“义弟”祝寿。
提到五代十国,那真是一段风云诡谲、英雄辈出的年代。各路枭雄你方唱罢我登场,但要说谁的结局最让人跌破眼镜,辽太宗耶律德光绝对能排上号。这位一手缔造“大辽”霸业的马上皇帝,不是死在金戈铁马的战场,也不是寿终正寝于龙床,而是落得个被开膛破肚、撒盐防腐的下场,被中原人
在封建王朝漫长的历史进程里,存在着一种颇为独特的情形:那些延续了逾百年的王朝,该王朝“太宗”皇帝获取皇位的途径,好像总是被血腥的阴霾以及众多的争议所笼罩。
五代时候中原处于藩镇混战,各方藩镇争权夺利,抢夺地盘,打得热火朝天。而此时一股强大的少数民族势力在北方崛起,这就是威胁中原两百余年的契丹民族。他们在领袖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开始变革,通过战争将八部合为一部,并学习汉文化,建立了自己的国家。然后他们开始觊觎中原富庶
契丹族曾经凭借强大的辽朝称霸北方,威震四方。可到了1125年辽朝灭亡后,约150万契丹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,从史书上没了踪影,这事儿成了千古悬案。直到1996年,一封从内蒙古寄来的信件打破了沉寂,给这个谜团带来了新的线索。
欧阳修骂他“寡廉鲜耻”,司马光说他是“奸臣里的战斗机”,就连天桥底下的说书先生都编段子埋汰他:“十朝元老脸皮厚,不如胡同口的老槐树”。
公元936年,太原城头飘扬的“晋”字大旗下,石敬瑭俯首向北。这位后唐的叛将、未来的后晋高祖,此刻正将燕云十六州的舆图双手奉上,称契丹主耶律德光为“父皇帝”。这一跪,跪出了中原王朝四百年的噩梦——当游牧骑兵的弯刀越过燕山山脉,华北平原的千里沃野再无屏障,农耕文明
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,从907年唐朝灭亡开始,到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为止,短短的53年间,中原大地上5个王朝、14位帝王更迭得比走马灯还快,有一位叫冯道的读书人,经历了其中的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四朝,给10位皇帝打工,却能稳居权力中枢三十
在五代十国那个风云变幻、战火纷飞的时代,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,城头变幻大王旗。而在这乱世之中,有一个人,他的经历堪称传奇,却也充满争议,他就是赵延寿。